1月6日,中消协发布2020年春节消费提示,建议消费者注意保护好人身财产安全,不轻信“飞来横福”;买年货、订年夜饭,品质优先;去旅游时,严防低价陷阱;预付式和保健品消费,提高警惕。
资料图:2019年春节期间,河南建业大食堂吸引众多游客游庙会、吃小吃,拉动消费。 崔悦 摄
讲安全
——保护人身财产安全,不见码就扫
春节是传统消费旺季。中消协提醒,春节期间,无论旅游出行、购物还是餐饮消费,应注意保护好人身财产安全。
参与冰雪项目,选择正规商家和安全的活动场所,适当购买保险;购买烟花爆竹应本着安全、环保为先,适量购买,安全储运,燃放鞭炮要注意远离禁放区域,遵守禁放限放规定。
在网络交易,不随意提供个人信息,不见码就扫,注意保护个人隐私,不轻信“飞来横福”和“中奖信息”。通过网络预订车票、门票等,要注意识别网站真伪,拒绝黄牛购票,严防消费诈骗,警惕第三方平台的默认搭售。
买年货
——按需选购,不轻信商家宣传噱头
春节期间,购买年货是家家户户必备项目。中消协建议,消费者购买年货,应到正规商场超市选购,注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线上购物要到正规电商平台,合理行使“七日无理由退换货”的权利,购买商品做到货比三家,价比三家,不轻信商家的宣传噱头和低价诱惑,促销商品详细了解促销原因和促销规则,防止商家不予退换。
按需选购商品,注重商品品质,不崇尚华美外包装。做到理性消费,绿色消费,减少奢侈消费。防止商家非正常砍单行为,保留好订单、聊天记录或截屏等相关证据。
资料图:2019年新春期间,在外留学生们的年夜饭。 项重阳 摄
订年夜饭
——注意“定金”还是“订金”
现在很多家庭会把年夜饭订到饭店。中消协对此提醒,消费者预订年夜饭或在外就餐,应选择卫生健康部门评定的卫生安全等级B级以上餐饮企业。最好对餐饮场所实地考察,签订书面合同,明确消费细节,对菜品名称和实际内容要做到心中有数。
对于餐饮企业特殊约定的消费内容要事先了解清楚并确认。在合同中应注明预付款项是“定金”还是“订金”,保留购物凭证,确保维权有据。用餐时,做到节俭祥和并举。牢记酒后不开车,开车不沾酒。
去旅游
——做好功课,严防低价陷阱
春节期间,虽然很多人选择回家过节,但也有一些人选择出去旅游。中消协提醒,春节出游的消费者,有条件的可以考虑错峰旅游的方式。如果参团旅游,要选择正规旅行社,选准出游线路,签署旅游合同,严防低价诱惑,对旅游景点、食宿场所以及进店购物等事项要在合同中明确,不轻信商家的各类宣传噱头,避免上当受骗。
自行旅游要事先做好准备功课,预订好酒店、餐饮、交通工具,选择民宿、自助的方式要事先与房主做好入住的具体内容和细节的约定。游玩时密切关注景点客流和天气情况,保护好人身和财产安全。
如果消费者选择通过平台购买旅游产品,一定要确认好平台应尽的义务,保留好订单、聊天记录或截屏,防止因平台推卸责任的“甩锅”而蒙受损失。
自驾或租车旅游应约定并检查好车型车况,安排好路线,做好冰雪情况的应对,确保人身财物安全。境外租车要事先掌握当地的驾驶规定和驾驶习惯,了解所租车辆的车况、保险等情况,应当在出行之前做好准备。
资料图:民众在健身房锻炼身体。中新社记者 殷立勤 摄
预付式消费
——按需充值,以免遭无良商家卷款跑路
近年来,预付式消费纠纷不断,商家跑路等问题层出。
中消协提醒,春节期间,正是各类商家促销爆棚的时候,消费者选择美容美发、健身、洗车、社会学习、教育培训等方面的预付式消费方式时,应全面考察企业信誉和经营状况,重点关注其他消费者的点评,对卷款跑路问题频出的行业企业应当提高警惕。
理性消费、按需充值,切勿盲从,勿轻信超低折扣宣传,以免遭遇无良商家卷款跑路。
购买保健品
——注意识别,不信小恩小惠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2019年发布的《保健食品标注警示用语指南》中明确规定,自2020年1月起,保健食品警示用语在商品最小包装物主要展示版面的占比不应小于其所在面积的20%。
关键词: